【再制造】給礦山機械一個“重生”的機會
【再制造】給礦山機械一個“重生”的機會
再制造就是讓舊的機器設備重新煥發生命活力的過程,它以先進的表面工程技術為修復手段,在達到甚至超過與原有新品相同質量和性能的前提下,對廢舊設備零部件、工程機械、機床等進行專業化修復的批量化生產。全國每年有15萬臺左右的礦山機械以各種形式,如報廢、閑置、技術性和功能性淘汰等對再制造提出需求,這說明礦山機械再制造在國內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
再制造的意義
1、再制造產品制造周期短,可節省成本,節能節材,是循環經濟“再利用”的高級形式。
2、再制造過程對能源和資源的需求、對廢物廢氣的排放都是極少的,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制造,有力地促進了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
3、礦山機械再制造可以盤活廢舊的礦山設備資源。
國內再制造的發展瓶頸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再制造產業的發展已經很成熟,而在國內似乎聲勢不大,真正做的好的企業也沒有幾個。究其原因,除了與國內客戶對再制造產品的認識不足有關外,關鍵原因還在于技術層面的制約。
再制造雖然已經接近于成品制造了,但是在有些工序的工藝上反而要求更高,國內很多企業都是迫于技術原因而被擋在再制造的門外。因此,國內再制造要想突破發展瓶頸,提高技術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