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砂石行業發展戰略解析
2025 年,中國砂石行業步入第四次深度調整的關鍵節點。在歷經三輪圍繞資源整合與綠色轉型的產業升級后,當下正面臨供需關系轉變、產能過剩突出以及競爭維度擴展等全新難題。行業發展方向也從單純的“量的擴張”邁向“質的提升”,綠色低碳、智能化以及產業鏈協同成為破解困境的核心要點。
行業現狀剖析
2024 年砂石行業形勢嚴峻,供需失衡問題顯著。經濟下行、需求疲軟,特別是房地產投資增速持續下滑,基建投資未達預期等諸多因素疊加,致使我國砂石需求銳減。據測算,2024 年砂石需求降至 136.89 億噸,較 2023 年減少 14.83 億噸,降幅為 9.77%。同期,全國砂石產量 152 億噸,同比下降 9.4%,市場呈現供大于求的態勢,價格也隨之整體下跌。2024 年 12 月,全國砂石綜合均價為 94 元/噸,較 2023 年 12 月下降 10.8%。
應對策略探討
強化政策引導,推動轉型升級
《砂石工業“十四五”發展實施方案》提出明確目標,即到 2025 年形成綠色低碳產業格局,大幅提高尾礦、建筑固廢資源化利用率。在此基礎上,政府部門應持續推出相關政策,引領砂石行業朝綠色低碳、智能化方向發展。一方面,嚴格規范砂石生產與銷售流程,使砂石料開采和使用更加規范化、有序化,確保資源合理利用與環境有效保護。另一方面,明確設備更新與技術改造的方向和重點,為砂石企業提供精準、系統的指導。幫助企業更好地契合市場需求,引入先進技術與裝備,從而提升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競爭力。
優化產能布局,緩解過剩壓力
目前,我國砂石市場供應充裕,部分企業庫存積壓嚴重。加之 2023 - 2024 年新設砂石礦權將在 2025 年釋放新增產能,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觀。因此,需要合理規劃和調整產能布局。行業協會與政府部門應攜手合作,依據市場需求和區域特點,引導企業科學規劃生產規模與布局。鼓勵企業通過聯合重組、產能置換等方式,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
深化綠色生產,踐行可持續發展
綠色發展是砂石行業未來的必由之路。企業應加大環保投入,推廣應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技術設備,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加強尾礦和建筑固廢的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資源的循環再利用。積極建設綠色礦山,改善礦山生態環境,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加速智能化進程,提升運營效率
智能化已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趨勢,砂石行業也不例外。企業應積極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控制。通過智能監測系統實時掌握生產設備的運行狀態和生產數據,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利用智能化管理系統優化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物流配送和市場營銷等環節,降低運營成本,提升企業的整體運營效率。
推進產業鏈協同,實現融合發展
砂石行業應加強與上下游產業的協同合作,構建完整的產業鏈條。與建筑、建材等行業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實現供需對接,提高市場穩定性。加強與科研機構、高校的合作,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提升行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附加值。通過產業鏈協同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應對市場挑戰,促進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2025 年砂石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行業企業需在政策引導下,積極調整發展戰略,通過優化產能布局、深化綠色生產、加速智能化進程和推進產業鏈協同等多方面舉措,提升自身競爭力,適應市場變化,實現行業的綠色、智能和可持續發展。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原材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