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結構設計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它由早期的憑人們的經驗進行設計,發展到設計與力學分析相結合,直到現代的結構優化設計。但就強度而言,仍是基于靜力準則的結構設計。目前工程中的機械結構設計大多仍是按靜力準則進行的,然后,再采取抑制振動水平的措施,甚至當產品在使用中出現嚴重的振動問題后,才采取措施抑制產品的振動水平。實踐證明,這種辦法耗資巨大,效果并不理想,事倍功半。因而根據傳統的基于靜力準則的機械結構設計方法是無法滿足現代振動篩產品的設計要求的。對承受動載荷的結構,采用結構動態設計方法是滿足現代產品設計要求的有效方法,通過動態設計達到控制機械結構的振動水平,改善產品的質量,提高它的安全可靠性等目的,即“優生”。這也是符合國際、國內機械結構設計技術發展方向的。
結構動態設計乃指在設計階段,根據結構工作的動力學環境,按照功能、強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結構進行設計,以使它具有良好的動態特性,達到控制產品振動水平的目的。它有別于傳統的基于靜力準則的結構設計方法。這里將結構動態設計分為兩類:
第一類為結構振動特性設計。振動特性是指結構的固有頻率、固有振型等。通過設計,在結構滿足靜強度等要求的同時,使該結構的某階或某幾階固有頻率滿足給定值 ,有時除固有頻率設計要求外,還有固有振型或振型節線位置設計要求.
第二類為結構振動響應設計,它要求設計的結構在滿足靜強度、固有特性等要求的同時, 還 應滿足振動響應(包括應力、應變、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要求。結構動 態 設計研究工作具有很強的工程背景。由于工業發展的需要,國際上工業發達國家開展這一研究工作比國內早,約始于上世紀70年代初。但從發表的文獻來看,研究工作大多集中在帶有頻率要求的結構動態設計,基本上是設計方法與原理的研究以及簡單例題的驗證,很少見到經過試驗驗證的結構動態設計實例的報導。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oftonphoto.com 洛陽大華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